本文Tag标签:新入园,幼儿,,分离性焦虑,,,表现,及,防治,对策,,二,
导读: 浙江省商业厅幼儿园 作者: 徐利群 三 、分离性焦虑的预防与矫治对策 1、 预防为主是幼儿心理卫生工作的重点,如何预防幼儿分离性
浙江省商业厅幼儿园 作者: 徐利群
三 、分离性焦虑的预防与矫治对策
1、 预防为主是幼儿心理卫生工作的重点,如何预防幼儿分离性焦虑 ,我们的做法是 :
(1) 新生入园前班内教师对幼儿作全面家访,向家长了解孩子的饮食、起居、脾气、爱好、是否挑食,有 否生过大的疾病等等,并请家长填好《 新入园幼儿情况调查表》备档,以便今后在教育中起参考作用,因人施教 。同时与幼儿见个面,交谈几句,使幼儿入园时见着的教师是自己认识的,从而使幼儿有一种安全感。如倪灵小 朋友第一天来园时抓住妈妈的衣服不肯放手,老师用她的小名亲切地叫声“小豆豆,你不认识我啦,让老师抱抱吧 ”, 她就顺从地放开了抓住妈妈的双手。
(2)召开新生家长会。①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幼儿的作息制度和生活常规等,使家长配幼 儿园做好孩子的入园准备。 ②向家长介绍幼儿新入园时可能出现的情绪问题,及采取的准确措施,不至于使家长 在孩子大哭大闹时束手无策,或采取不当的教育手段。如有的家长看到孩子哭闹,心疼孩子,就不坚持天天上幼 儿园,而是二天“打鱼”三天“晒网”, 结果使孩子焦虑情绪持续时间更长。再如有的家长看到孩子早上哭闹不肯上幼儿园,就骗他说“好吧,就不上幼儿园,上公园去玩吧”。结果自行车绕了一圈后又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孩于情绪闹得更凶。通过家长会,家长可以避免用这种不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③在家长会上,教师和家长一起商量,把全班幼儿分三批入园,第一批安排上过托儿所的,保姆带大的,不太闹情绪的幼儿,或家中无人照看的幼儿,三天左右再收托第二批,然后再收第三批,分批收托,有利于教师对幼儿园全面照顾,并避免了幼儿情绪互相影响、干扰。
( 3)幼儿入园的第一天,教师要亲切、热情地接待孩子,对哭闹的要抱一抱,使孩子觉得教师可亲可爱,从而对教师产生一种信赖感、亲切感、安全感。
(4)在孩子情绪还没有稳定时,先不忙着组织各科教学活动,而是采用游戏的方式,带领孩子一起玩玩电动玩具,大型运动器具,参观、熟悉幼儿园的环境。
(5)教师要细心照顾每一位幼儿,允许孩子保留一些原有的生活习惯,不能用呵斥、恫吓的方式对待幼儿。
(6)收托新生时,除了班内教师要全力以赴外,还要安排班外(行政,后勤)的教师有计划的进班帮忙。
2、如何做好幼儿“分离性焦虑”的教育矫治工作呢?我们采用的方法是:
(1)环境脱敏法。即为幼儿创设愉快、轻松、优美的教学环境,开学的第一天,把教室布置得漂漂亮亮的,并放置丰富的玩具,使幼儿入园的第一天,就被这轻松、愉快、优美的环境和丰富的玩具所吸引,分散幼儿的注意力,消除幼儿因离开亲人而产生的焦虑不安的敏感情绪。
(2)“示范”矫正法。带幼儿观看大、中班哥哥姐姐玩滑梯、攀登架、蹦蹦床等大型玩具时的欢乐情景,欣赏大、中班唱歌跳舞,看他们做操做游戏,让幼儿通过别人的示范行为,体会玩的乐趣,向往着自己也能玩玩,,从而减轻“焦虑”的程度。
(3)正面教育强化法。当幼儿情绪有些好转时,教师要采用“奖赏”来予以强化,这种“奖赏”有两种:一种是实物奖赏,如为幼儿准备一些糖果食品,但这类奖赏易使幼儿厌腻,因为现在的幼儿吃的东西多,这些“奖赏”不一定吸引幼儿,且用多了有一定副作用。二是精神鼓励,如教师的微笑、表扬,贴红旗、红五星、小红花等,这类奖赏更能激发幼儿积极向上的情绪,知道不哭才是好孩子,如马小齐、庄申菲等小朋友,看教师给不哭的幼儿桂小红花,于是好奇的止住了哭声,教师抓住时机表扬他们并也给挂上一朵小红花,激励幼儿控制自己的情绪,再如孙志恒小朋友,早上,刚走进教室,还来不及向妈妈撒娇,要妈妈早点来接这句话还没来得及说,教师就拿着红五星说:“呵,今天孙志恒真乖,没有呕吐,该贴颗红五星”。并鼓励他明天再争取贴一颗,争取红五星最多,使孙志恒每天来园想贴红五星,避免了因情绪反应而呕吐的现象。
(4)游戏治疗法。游戏是幼儿喜爱的基本活动,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通过游戏,使幼儿紧张、焦虑的负性情绪得以释放,缓冲了心理应激,愉快和健康的情绪得到发展。
以上是我们探讨过程中归纳起来的幼儿“分离性焦虑”预防措施与教育矫治的方法,在九七年的新生收托工作中,我们采取了以上的措施和方法,我们觉得这些措施、方法是可行的,有一定价值的:
表(2)++++年小乙、小小班幼儿入园最初三天的情绪表现
表(1)表(2)对照,明显看出,正常情绪的幼儿从++++年的40%提高到 ++++年的 55%,有分离焦虑情绪的幼儿从 ++++年的 6O%下降到++++年的45%,特别值得庆幸的是重度焦虑情绪的幼儿++++年一个都没有,这可能是措施的凑效,也可能是巧合。在1998年的秋季招生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探讨,验证其可行性和价值性。
参考分析:
①《儿童心理卫生教育》杭州市教委编
②《学前心理学》陈帼眉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③《幼儿教育》杂志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社1995年第4期
该论文获++++年浙江省幼儿建康教育研讨会论文评比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