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Tag标签:论,儿童,,教,,儿童
导读: 论儿童“教”儿童 儿童可以是教的主体。儿童作为教的主体有其独特的价值,儿童教儿童是成人教儿童的有益补充。 一、儿童可以教儿童
论儿童“教”儿童
儿童可以是教的主体。儿童作为教的主体有其独特的价值,儿童教儿童是成人教儿童的有益补充。
一、儿童可以教儿童
目前,关于教育的内涵,有人从受教者成长的角度来界定,有人从对受教者产生影响的角度来界定。本文从后一角度来界定。儿童教儿童,即儿童对儿童的影响,这种影响突出表现在与他人分享教育上。作为教的主体的儿童就是与他人分享教育的儿童。这种分享可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两种。不论在幼儿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处可以看见儿童教儿童的现象。比如:在幼儿园积木区,一名幼儿正在跟另一名幼儿说如何搭桥,这是有意识的教;一名幼儿在画小鸡,旁边的幼儿看了后,也跟着学画小鸡,这是无意识的教。关于儿童教儿童,陶行知先生早有论述。陶先生从其生活教育论出发,提出儿童不仅可以教儿童,而且可以教成人。他指出:“先过那一种生活的便是那一种生活的先生,后过那一种生活的便是那一种生活的后生。在教育不普及的社会里,前一代人的教育机会是被忽略了、被抹杀了、被剥夺了。到了这一代他们是落伍了,小孩子倒赶在他们的前面去,先过了新时代的生活。小孩子先过了这种生活,又肯教导前辈或同辈的人去过同样的生活,是一位名实相符的小先生了。”
二、儿童教儿童的特征
儿童教儿童不是教师教儿童的副本,由于教的主体不同,儿童教儿童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1.教什么──知道什么教什么,能教什么教什么。儿童教儿童并没有计划好的教学任务,是儿童自主的活动,因而知道什么教什么,能教什么教什么。而教师教儿童时,则是“要求教什么”就教什么,有时教的内容自己都捉摸不定。
2.何时教、何地教──随时可教,随处可教。只要儿童在一起,就会出现儿童教儿童的现象。儿童在一起游戏、进餐、休息时,在共同回家的路上……都会发生儿童教儿童的现象。教师的教主要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与教师的教相比,儿童的教时间更长、空间更广。
3.怎样教──以适合儿童的学习方式教。儿童教儿童,教的主体和学习者都是儿童,他们生活在儿童文化世界中,有共同的语码,因而教者所采取的教的方式会更适合学者学的方式。由于教师生活在成人的文化世界中,他的举手投足无不带着成人文化的痕迹,因此他往往以不适合儿童的学习方式来教。
4.教中、学中的体验──更多的幸福和快乐。由于儿童教儿童是自发的、主动的,是出于内心的需要,教的主体没有外在的教的任务,也不受检查,因而在教的过程中,心情完全是放松的,更易体验到教的快乐。作为学习者的儿童,此时的学习也是自发的、主动的,适合自己兴趣的,因而也能体验到学的快乐。而且儿童教儿童,其实是共同学习,这种学习适合儿童。
三、儿童教儿童的价值
儿童教儿童作为儿童接受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是成人教儿童的有益补充。儿童教儿童实现的目标和获得的成果是成人教儿童所无法达到的,因而有其存在的价值。
1.儿童教儿童可以避免儿童学习的窒息。儿童学习的窒息发生在从儿童文化向成人文化的转变之中。由于成人的文化世界和儿童的文化世界是不同的,儿童的文化世界是诗性的、非逻辑的,而成人的文化世界是理性的、逻辑的,在成人的眼里,一加一等于二,在儿童的眼里,一加一可能有一百种答案,因而成人在教儿童时所选的内容、采取的方式可能按照成人的文化语码进行,这种教育可能会造成儿童学习的窒息。而儿童教儿童,教者和受教者有共同的文化,这种教的方式适合学者学的方式,可避免儿童学习的窒息,同时还可以把儿童从成人的世界里解放出来。
2.儿童教儿童易于实现教者和学者之间的对话,提高学习效果。对话发生的条件是:双方的平等、可互换性和各自的独立性。教师教儿童时,往往以权威者身份出现,对话关系难以形成。儿童教儿童,作为教者没有明确的教的意识,受教者也体验不到被教的感觉,双方是平等的,且角色时常互换儿童教儿童,其实就是儿童之间的对话。在对话中,教者和学者的界限是模糊的,作为教者,可实现“以教人者教己”的目的。陶行知先生说过:“为学而学,不如为教而学之亲切。为教而学必须设身处地,努力使人明白,自己便自然而然的格外明白了。”作为受教者在与教者的对话中,体现了主体性,这时的学习是主动的、积极的,学习效果好。这种对话式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
3.儿童教儿童可加强教育与生活、学校和社会的联系,实现家庭文化资源共享。儿童来自不同的家庭,携带着各自家庭中的文化基因,在儿童与儿童的对话中,可实现家庭文化资源的共享。另外,学校中的儿童将所拥有的教育资源与社会中的儿童分享,又从社会中的儿童那里获得教育资源,加强了学校和社会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