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Tag标签:托班,语言,活动,教案,找妈妈
导读:名称一:吃饱了  
目标:了解常见动物的叫声  
准备:儿歌卡人手一份  
名称一:吃饱了
目标:
  了解常见动物的叫声  
准备:儿歌卡人手一份
过程:
  1.师生阅读《吃饱了》。
  2.教师边朗读边指点图片。
  3.幼儿看图书学习儿歌。
  4.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和动作。
  5.讲讲小动物和宝宝在吃什么。  
建议:
  1.教师可在区域中进行这一活动,幼儿可以自由参与。
  2.可连续几天在区域中进行这一内容。
  3.教师在进行“找妈妈”活动时,还可以在平时的区域活动中,分别让幼儿画画《找妈妈》《给动物喂食》。
  4.凡是让幼儿粘贴的内容,教师都要事先将要粘贴的图像剪下。  
附:儿歌
吃饱了(赵赫)
  小鸡吃饱了,叽叽叽叽跑。
  小狗吃饱了,汪汪汪汪跳。
  小猫吃饱了,喵喵喵喵叫。
  宝宝吃饱了,哈哈哈哈笑。  
名称二:动物宝宝找妈妈
目标:感知简单的对应关系
材料:动物头饰
过程:
1.指出这是些什么动物。
2.模仿这些动物的叫声。
3.教师戴头饰分别扮演书中动物的妈妈,小朋友做小动物。  ——“谁是我的宝宝?”
4.幼儿要根据教师头戴何物,确定自己是谁家的孩子。
  如:教师戴羊妈妈头饰问:“谁是我的宝宝?”
  幼儿答:“我是羊妈妈的孩子。”
5.教师演示其中一则内容,帮动物宝宝找妈妈,幼儿用笔将小动物与它们的妈妈之间连线。
建议:
  1.为幼儿提供水彩笔。
  2.教师具体帮助幼儿怎样找动物妈妈。
  3.通过环境布置巩固幼儿对动物习性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