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在游戏中对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

2013-09-01 23:45:56来源于:六一儿童网 下载此教案 我要挑错 我要收藏

本文Tag标签:注,重在,游,戏中,对,幼儿,动手,能力,,培养


导读: 初探游戏对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 人们常说“心灵手巧”,这说明大脑与手之间又密切的关系。科学研究证明:手的话动与精细的动作可以刺


初探游戏对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


     人们常说“心灵手巧”,这说明大脑与手之间又密切的关系。科学研究证明:手的话动与精细的动作可以刺激大脑皮层的运动中枢,同时运动中枢又能调节手指的活动,神经中枢和手指反复地互相作用能:促进大脑的发育及其功能的完善。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儿童的智慧在它的手指尖上”。心理学家也一致认为手指是“智慧的前哨”这说明动作的发展多么重要。在人的智能结构中,动手能力是一种最基本的而又十分重要的学习能力,幼儿的许多知识技能都是在操作活动中学会的,其思维也是在操作活动中逐渐发展的。因此,为幼儿提供各种的动手操作的机会,既满足了他们的动手兴趣,又为幼展,幼儿又非常感兴趣的形式就是游戏。游戏是幼儿运用智慧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的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都在积极活动着,幼儿不断地解决游戏中面临的各种问题:这使幼儿思维活跃起来,有利地促进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的发展,同时也促进幼儿动手能力的发展。

为此,我们进行了以促进幼儿动手能力的发展为目的的一系列游戏。游戏从三月份到六月份,历时三个月,告一段落,为使下一阶段的工作更好开展,先对此阶段的工作进行反思和总结,以提供经验和教训。 

我带的是大班的孩子,围绕动作的协调性灵适性敏捷性准确性四个品质,开展了“击保龄球”“抛接沙包”“小棒夹豆”等一系列的游戏,重点是“小棒夹豆”游戏。把击保龄球游戏放在第一位的原因是它这个动作需要整个手臂以及甚至全身的配合,动作比较大。接下来抛接沙包,是用手去接抛起的沙包,虽也需要手臂的协作,但动作较细一些。最后是小棒夹豆游戏,需要手指的配合,动作更是精细了。

一、击保龄球

这个游戏要求幼儿在5米以外击倒三角形摆放的十个塑料瓶。幼儿拿保龄球去击瓶子,击倒一个得一分。幼儿可以自由反复练习,同时为了满足   幼儿的竞争好胜的心理,可以通过两组或三组等分组比赛,看一看哪一纽得分最多,孩子们的积极性非常高。通过这个游戏很好的促进了幼儿眼手脑协调能力发展,更促进幼儿动作的准确性发展。

  二、抛接沙包

抛接沙包游戏的玩法很多,孩子可双手抛双手接,单手抛单手接,左手抛右手接,右手抛左手接。还可以往前上方抛起,小朋友跑着去接,小朋友之间还可以互抛互接。这既训练了幼儿的手、脑协调能力,同时也能很好促进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这个游戏原本是抛接球的游戏,当时没有考虑很多,只想孩子们都非常喜欢玩球,但玩过一次以后,发现抛皮球的游戏很不合适。因为皮球面积较大,又重,孩子们在抛起后,不敢用手去接,总怕砸着自己。另外球抛起后掉在地上还会反弹,四处滚落。而有些幼儿干脆就是抱着球跑,不敢抛球。后来经过考虑改选沙包,因为沙包不会象皮球那样反弹起来四处滚落,体积又小,在孩子们的小手里很合适。孩子们玩的很开心。还不时跑过来告诉我是怎样接住沙包的,让我和他共享成功的喜悦。后来孩子们还告诉我他们的新发现,说除了用手去接之外,还能用肩用头用脚去接。看着他们高兴的样子,我忽然有了新的想法:如果对一种游戏,我们通过难度的提高,循序渐进去实验,编成系列游戏,那对幼儿能力来说是一种挑战,同时让幼儿也更感兴趣,也更能促进幼儿能力的提高呀!为此我重点设计了第三个游戏。

三、小棒夹豆

  小棒夹豆,是通过游戏中豆的种类变化,装豆的容器的变化,容器距离的改变,以及小棒种类的改变来设计的系列游戏,使难度不断提高,幼儿动手能力也逐渐得到发展。

  活动一:材料:幼儿每人一双平头筷子、红豆若干、表格、笔、容器两个。把活动分为四步:第一,幼儿首先看老师怎么玩游戏的,总结出游戏规则。第二,幼儿在规定的两分钟内,看谁夹的最多。第三,把豆子到在右手上,用左手数。第四,把夹豆的数目记录在表格中。

  在夹豆的过程中,每一个孩子都想取得第一,表现自己,所以都很着急,可越急小豆子越不听话,越夹不住豆子。当然这跟幼儿动手,的准确性,协调性及    幼儿拿筷子的姿势有很大关系。我们就让夹的最多的孩子来讲一讲他的体验和感受,是怎样夹那么多的豆子的。夹的多的孩子满心喜悦,夹的少的孩子跃跃欲试,在下面的比赛中纷纷仿效夹的多的孩子,改变握筷子的姿势等,幼儿在交流尝试,再交流再尝试中不断改善自己的动作,改变夹豆的方式方法,寻找最佳方法,使其水平不断提高。所以每一次游戏,孩子们都有明显的进步。我们可以通过一组数字变化来看一看:就拿一个幼儿举例:他第一次夹了 18个小豆,是全班第一名。第二次夹了31个,反而是第二名。最后一次夹了40个,成为全班第一名,可以看出幼儿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第三步中我要求幼儿左手数豆,主要为了促进幼儿左手能力的发展,使幼儿左右脑同步发展。在第四步中我让幼儿填写表格,一方面是把数据统计下来,另一方面写字的本身就是在培养幼儿手指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准确性。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非常看重幼儿自己的发现,重在“导”,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做得最好,让幼儿自己体会并发现,为此幼儿体验到成功的极大喜悦。

  活动二:这次实验,把平头筷子换成尖头筷子,红豆不变。容器由低到高由粗到细从广口—窄口—高低管依次改变,并且容器的距离也在依次加大,难度逐渐提高。在活动中我发现对于这一系列游戏,幼儿很感兴趣,积极性很高,注意力一直非常集中。因为每个孩子都想争第一,这一轮幼儿没拿到第一,下一轮比赛幼儿可能拿了第一,这就要看幼儿自己能力以及当时紧张不紧张。有的孩子能力不错,但为了拿第一,开始第一个,第二个夹不住,就慌了阵脚,下面的就更夹不住了,甚至着急得直嚷:“老师,豆子太光了,夹不住,夹不住。”可下次他不紧张了,手拿稳了,姿势正确了,水平就立刻上去了。可见除了能力之外,幼儿的心理素质多么重要。

  活动三    :这一次把红豆改为黄豆,筷子依然用尖头筷子,容器种类变化容器距离改变跟活动二一样。黄豆表面较红豆滑一些,幼儿用尖头筷子去夹,难度又大了,有的孩子夹不住,还一个劲的夹,直到

把这颗豆子夹起,有的孩子一看夹不住了,赶紧去夹另外一颗。不断尝试,寻找最好方法。而这也很好的反映了幼儿的个性差异。

  活动四:游戏难度也算最高吧,盛黄豆的广口瓶在教室一边,空广口瓶放在教室另一边,每人一双尖头筷子,在夹到黄豆后,跑到教室另一边放入容器内。游戏规则要求往返跑中豆子掉了,要重新返回夹豆,不能一下夹好几颗用手托住跑,游戏进行两轮,做出记录。

  有的孩子只顾跑,一不小心豆子掉了;有的只顾看豆子,却不小心撞上了别的小朋友,豆子也被撞掉了。只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既顾上又顾脚下沉着冷静的小朋友才能拿第一。所以这也很好的促进了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的发展。

  这一系列游戏还可以做进一步的延伸,例如:(1)操作工具的改变:把小棒(我们这用的是筷子)由原来的平头换做了尖头,还可以把筷子换作特大的或特小的,以此来提高难度。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可以把小棒变为夹子。从大一点的夹子到发夹,到文具夹,到眉夹。工具越来越小,要求幼儿的动作越来越精细。(2)所用材料的改变:根据所夹物体表面的粗糙来增加难度,由红豆到黄豆到玻璃珠,表面越来越光滑。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大小,由豆子变的越来越大(例如:乒乓球)或越来越小(例如:小铃铛)。(3)容器的改变:容器

口的直径在缩小,容器的高度在增加。(4)容器的距离也在逐步增大。

  实验告一段落,幼儿的动手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同时我自己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在实践工作中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和体会。

  第一:要促进幼儿某方面能力得到很大发展,最好采用系列游戏,使游戏难度不断提高,幼儿的水平循序渐进地得到稳步发展这样的游戏幼儿最感兴趣最有挑战性最有成功感最有吸引力。

  第二:家长要很好的配合。通过一系列游戏发观:日常生活对幼儿动作发展起的作用非常大,如有的孩子用筷子的方法正确,他的动作就比较灵活,动作就比较协调,夹的豆子就多,而这些需要家长密切配合,才能更好促进幼儿的发展。

  第三:幼儿心理素质非常重要影响幼    儿的信心,幼儿的情绪,幼儿的成绩。同时我觉得这个系列游戏中应该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一)在游戏中让幼儿学会放松,特别是在小棒夹豆的游戏中,幼儿手指容易紧张疲劳,所以要适当穿插一些活动手指的小游戏,减轻他的疲劳感,这符合幼儿园保教结合的原则。 

(二)在活动中要加强言语指导,发观问题并及时纠正不正确的方法。如有的孩子为了得第一,拿筷子不是夹,而是用筷子托着豆子,放入容器,想投机取巧。 

(三)在活动中要及时给孩子以鼓励支持,对其创造性的发现及时表扬,培养孩子自信心,增强成功感,这样会增强幼儿活动的兴趣。“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幼儿能力会提高更快。 

(四)幼儿能力不一,对个别幼儿要因材施教,给予及时帮助,保证每个幼儿的动手能力都得到发展和提高。 

(五)要考虑活动的安全性,这在往返跑夹豆子的过程中表现得很突出。如果放杯子的桌子距离太近,孩子在往返跑中就容易相互撞着,由于幼儿手里拿着筷子,孩子们争先恐后,为得第一跑得又猛,所以让小朋友注意安全是非常必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