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性整合课程”的预成与生成

2012-07-14 19:49:21来源于:六一儿童网 下载此教案 我要挑错 我要收藏

本文Tag标签:,叙事,性,整合,课程,,,预成,与,生成


导读: 文学故事是“叙事性整合课程”主题的切入点,也是课程构建与发展的载体。它有机地把各领域之间的知识经验联系在一起,合理地处理课程的“


文学故事是“叙事性整合课程”主题的切入点,也是课程构建与发展的载体。它有机地把各领域之间的知识经验联系在一起,合理地处理课程的“预成”与“生成”之间的关系。  
“叙事性整合课程”中的“预成”体现了教师在课程构建中的主导作用。一方面,教师根据儿童年龄、发展特点以及儿童可能达到的目标,选择适宜的文学教事;另一方面,教师对儿童阅读、分享故事后的反应与表现进行预测,设想可能产生与引发的问题,选择适宜的学习内容,为组织与开展活动做一些相关的准备。  
儿童是建构“叙事性整合课程”的主体。课程中的“生成”是指教师根据儿童阅读、分享故事后的实际反应以及疑问,鼓励幼儿生成部分主题内容。它是决定“问题式”主题、形成作品课程的决定因素。  
小班文学故事《小兔乖乖》,情节生动、夸张、有趣,易于理解。尤其是故事中的对话与对唱部分,孩子们最感兴趣、最喜欢表现,是适合以故事表演的形式让儿童分享的作品。活动前,教师根据故事本身的特点和蕴涵的教育价值,对儿童观看故事表演后可能产生的反应与表现进行了预测,认为孩子们会对故事表演感兴趣,还会提出以下问题,如:小兔是怎样打败大灰狼的?大灰狼还会再来吃小兔吗?小兔的眼睛真的是红的吗?为什么大灰狼的尾巴那么长,等等。后来,我们发现孩子们在观看故事表演时就进入了角色,他们主动用动作、表情表现出小兔的勇敢、大灰狼的凶狠,并积极地交谈着:“小兔很聪明,它不会被大灰很吃掉,因为它会动脑筋想办法。”“大灰狼很坏。”“小兔子有红眼睛,长耳朵,短尾巴。”“小兔子不跟大灰狼玩,因为大灰狼会吃掉它的。”“兔妈妈把大灰狼打死了。”“大灰狼的尾巴很长。”从儿童分享故事时的表现和交流的内容来看,他们对表演感兴趣,喜欢故事中小兔打大灰狼的情节,为小兔的生命安全担忧,关注小兔的外形特征等。这些都是教师帮助儿童确定问题式主题的基础。如教师运用预设的问题“小兔是怎样打败大灰狼的”来帮助幼儿提升观赏经验,理解故事内容。教师还让儿童表演故事中的有关情节,以满足儿童强烈的爱憎心理需要,在此基础上开展观察、饲养等系列活动,引导幼儿关注小兔的外形特征,习得观察方法等。这样安排既适合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也使教师的“预成”与幼儿的“生成”有机融合。  
中班文学故事《桃树下的小白兔》,语言优美,想象丰富。活动前,教师根据故事的特点,对儿童分享故事后的反应与表现作了预测,认为儿童分享故事后会沉浸在对故事的回忆与想象之中,可设置“听完这个故事你想告诉大家什么”这一问题,引导他们讲述对故事的感受与理解。然后,根据幼儿反馈的信息引发以下问题,如:你们见过桃花吗?桃花是什么样的?小白兔为什么要把桃花寄给朋友?它的信是谁帮助寄的?信是什么样的?在活动中,他们听完故事后有的沉浸在美好的想象与回忆之中,在教师的启发下充满感情地描述着自己的感受、联想,如:“我好像看见金龟子躺在摇篮里。”“好像听到金龟子妈妈在唱歌。”“故事很美,我在公园里也看见过桃花。”“很好听,老师,我想再听一遍。”有的听完故事后直接开展了讨论,如:“为什么小动物们不知道它是桃花呀?”“桃花会结果子,小小的绿绿的,可以吃。”“小花猫看见桃花说是发夹,因为明天是她的生日,她要打扮得很漂亮。”“桃花很香。”“桃花是小小的粉红色的。”根据儿童的交流情况,教师一方面帮助儿童提升听故事后的经验,为他们提供想象与创造的空间,让他们用讲述、绘画、表演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另一方面,直接引用儿童提出的问题确定问题式主题,使儿童的“生成”与教师的“预成”合理地得到整合。如:从“为什么小动物不认识桃花”这一问题引发“桃花是什么样的”这一主题,通过家园合作让儿童观察实物,收集图文资料,获得知识经验与能力,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扩展、延伸新的主题。  
大班故事《小老鼠和大鲸鱼》,情节曲折生动,语言幽默诙谐,非常富有童趣。大鲸鱼与小老鼠这一大一小两个形象形成了强列对比,有效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教师让幼儿看图想象、讲故事,了解儿童已有的经验与发展的需要。如孩子们通过观察第一部分小老鼠造小老鼠想知道大海的那一边是什么,有些什么东西,就开始造船,造好的船像一座房子。一切准备好之后,小老鼠上船出海了。这时,正好打来一个浪,把船推向了大海,船一会地漂在浪尖,一会儿潜在浪底,好像在玩滑梯。后来小老鼠的船翻了,小老鼠在叫救命。”他们一方面看图创编故事,一方面提出了许多关于老鼠、海洋的问题。如“小老鼠那么小,就可以做一艘船,而人类却需要那么多人才能造船。”“小老鼠带的那么多好东西是哪里来的?是不是偷来的?”“小老鼠在海里会不会遇到别的东西把它吃掉?”“海那么大,小老鼠能游上岸吗?”于是,教师就以儿童生成的问题为主,激发儿童之间开展讨论甚至辩论,自行解决问题,并在适当的时候帮助幼儿归纳、提升,形成问题式主题网络,确定研究老鼠、大海、海洋里的生物。船以及开展航海游戏等内容。  
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告诉我们,儿童分享文学故事后的“生成”,是通过表情、体态、动作、提问或描述故事中的情节、对话等形式来表达的。教师应认真观察,理解儿童的“生成”含义。教师的“预成”则主要体现在帮助儿童设置问题,取舍与整理问题,引导与发展问题,参与解决问题,提升与归纳儿童获得的知识经验等方面。总之,“叙事性整合课程”中儿童的“生成”是基础,教师的“预成”是目标,它们相互支持,又相互促进。

网友评论: